http://www.ad518.com/article/2023/03/10285
2016年11月26日,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在台北国父纪念馆举行。周冬雨、马思纯凭借《七月与安生》击败《我不是潘金莲》范冰冰,罕见地以同一部影片拿下本届金马双影后奖。范伟凭借《不成问题的问题》拿下本届金马影帝,冯小刚以《我不是潘金莲》拿下最佳导演奖。
金马奖创始于1962年,是全球第一个华语电影奖项。金马二字取自金门和马祖的开头字,金马奖不仅是台湾最具代表性的电影奖,也是华人电影业界年度最受瞩目的电影盛会,与金鸡奖和香港金像奖列为华语电影界三大奖。今天我们尝试搜集金马奖的历届海报设计,作为华语电影与中国设计的共同见证。内容尚不齐全,请台湾设计界朋友一起来完善它。
海报设计:黄海
第53届台湾金马奖海报由着名设计师黄海操刀,他曾为《黄金时代》《一代宗师》《太阳照常升起》《寻龙诀》等影片设计海报。他以杨德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为灵感,以男主角拿手电筒探照暗处的身影,除了向经典致敬,也带出“电影之光:回看来时,照亮前行”的期许。
海报设计:张叔平
本届海报由张叔平操刀设计,他曾藉《一代宗师》入围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海报以简约笔绘勾勒出一个侠女的形象,为金马奖带来既復古又创新的面貌。张叔平推崇《侠女》40年前在戛纳夺得技术大奖,不仅是华语电影的里程碑,也将武侠类型成功推向国际,这个突出的意象已成经典。更有意思的是,在烫金华丽的「金马52」大字,其中「52」是由两个「一」与「0」所组成,经由一直一斜两条等长的细线加以连结,构成视觉与创意的双重惊喜,也融合了电影由「胶卷」步向「数位」的概念,充满现代性,为「金马52」带来既復古又创新的样貌。
海报设计:萧青阳
第51届金马奖于2014年11月22日晚在台北国父纪念馆展开。「金马51大使」则由演员桂纶镁担任。陈嘉桦(Ella)与及黄子佼担任本届主持人。本届金马奖为二度採用以HD高画质规格播出颁奖典礼。
本届海报由曾经四次入围葛莱美奖并得过金曲奬最佳专辑包装奬的知名设计师萧青阳亲自打造,以大气势恭迎历久弥新的金马图腾。他表示自己从小就对金马奖得主手握奖座的欣喜姿态以及朗朗上口的「金马奔腾」旋律,记忆深刻。对他而言,「金马」就是「经典」!所以当他获邀为第五十一届金马奖设计主视觉时,决定要找回印象最深刻但近年较少被用在主视觉上的金马头LOGO,并赋予它全新的意义。譬如他在「5」字内,以饱满圆融的东方纹路,来象征过去半世纪所累积的电影艺术,已经丰收,并特别在「1」字的最顶端,变化成全新的尊贵马头权杖,象徵全新但更具权威性的金马奖。
海报设计:聂永真
聂永真用放映机投射成的“5”,同时暗喻马的几何抽象形,还看得到打板、导演筒及spotlight等多重意象。这个主视觉不仅获得主席侯孝贤大力赞赏,学美术出身的纪录片导演杨力州首次看到也惊呼“好厉害”。
至于海报,负责掌镜的是和张曼玉合作无间的香港名摄影师夏永康,聂永真把张曼玉的影像做局部切割,黑纸作底、白色油墨印压影像,就如播映室里的切片瞬间与时间画面,表达出没有人能真的留住正在流动和消逝的一切,除了电影,让瞬间化为永恒。
海报设计:几米
海报设计:林小乙
金马主席侯孝贤和金马影帝阮经天携手打造了这一年金马影展的形象广告,金马执委会决定以此作为主视觉,从而发展出上面这款年度海报。
海报由知名设计师林小乙担纲。她曾获得华语流行音乐传媒大奖——最佳封套设计,以及金蝶奖美术与整体装帧设计金奖等重要大奖,作品范围涵括了电影、唱片、书籍、广告等领域,本身也是侯孝贤的粉丝。她表示曾在一场座谈会上听侯导谈到至今仍喜爱使用旧式摄影机拍片的理由,当下极有共鸣。与现今便利的数字化摄影技术相比,这种必须透过不断手动上发条以及更换底片的旧式机器,让拍摄者本身必须更专注于剎那间的凝视,让她觉得最接近电影的本质。
海报设计:王志弘
海报设计:王志弘
海报设计:聂永真
海报设计:River Kuo
海报设计:聂蕙云
第43届金马奖于2006年11月25日在臺北小巨蛋举行,《父子》成为了最大赢家,除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两个重要奖项外,还令男主角郭富城蝉联影帝。而演员周迅则凭《如果·爱》夺下影后。陈可辛也藉这部片得最佳导演奖。
而今年这款主题为「繁花盛开」的年度海报由知名画家聂蕙云为本届金马奖所设计。 第43届金马奖海报回归传统东方风,发挥「繁华盛开」的精神,纪念台语电影五十年。聂蕙云表示,在二十一世纪的今日,华语电影陆续在西方世界受到极大瞩目,学习中文的风气更在世界各地成为一种热潮,方兴未艾。因此作者结合本身来自重彩的表现技法与从传统民间艺术中汲取的养分,以具东方视觉语汇的图像来呈现金马奖与华语电影的相关性。
图中以盛开的各式花朵象征电影艺术表现的多元风貌与多采多姿。将写生写实的花卉与设计想像的刺绣花卉并置呈现于同一画面,反映电影世界里的情节与实际人生有着「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微妙关联。并将身着民国、清代、唐代服饰的当代电影角色撷取进来,至于其内,代表华语电影里特有的丰富文化素养与多样面相,同时把台湾特有的鸟「台湾蓝鹊」置于其中,代表其海报设计来自其所属之地——台湾。
海报设计:吴孟芸
2005年11月13日第42届金马奖颁奖典礼举行。本届金马奖共有72部影片报名,其中剧情片52部、非剧情片20部,比起第41届金马奖的56部剧情片和20部非剧情片的报名数量略少一些。报名焦点在于去年金马影帝刘德华这次一口气报名四部影片角逐男主角项目,似乎要决心卫冕影帝;另外,成龙与房祖名父子俩也分别同时报名男主角项目,形成父子相争的局面。
另外第42届金马奖海报由知名插画家吴孟芸设计,带有浓郁的欧洲人文气息。吴孟芸表示,每年冬天一到,所有的目光都逐渐聚焦在金马奖这场年度盛事,形成一种集体的氛围与默契,而这种分享盛宴的喜悦,正是这一届金马海报主视觉设计概念的起点。为了表现电影人独特鲜明的形象,她选择使用各类影像制播相关的图片,运用抽象拼贴的手法组合成一个具象的人形轮廓,传达电影艺术多面向的内涵,并强化「眼睛」在电影拍摄与观影之间互相对应的感官作用,期望在此电影盛会中汇聚共通的视线与回声。这届金马影展的三款海报,分别代表着电影人(拍摄人)、观众(观影人),以及两者互动的组合。
海报设计:不详
海报设计:不详
海报设计:几米
海报设计:张治伦
海报设计:不详
海报设计:不详
海报设计:不详
现场设计:不详
第2届金马奖,又称五十二年度国语影片展览及优良国片颁奖典礼,是举办的国产电影评选活动,为1963年台湾与华语电影业界的年度盛事之一。颁奖典礼于1963年10月31日下午二时在台北市国光戏院举行,由新闻局局长沈剑虹致词并担任颁奖人,司仪则由丁秉燧担任。影帝唐菁与影后乐蒂均未出席,由最佳男配角马骥,以及因《梁山伯与祝英台》得特别奖的凌波致谢词。
标志设计:不详
第1届金马奖,又称为五十一年度国语影片展览及优良国片颁奖典礼,是首度由官方举办的国产电影评选活动。颁奖典礼于1962年10月31日下午三时在台北市国光戏院举行,由行政院新闻局局长沈剑虹主持开幕仪式,行政院副院长王云五发表演说并主持颁奖,司仪则由丁秉燧担任。主题曲由蔡敏演唱。最后,以《星星月亮太阳》得最佳女主角的第一届金马奖影后尤敏,代表得奖人致答词。
台北金马影展(英语译名:Taipei Golden Horse Film Festival),前身为1980年开始举办的台北金马国际观摩展,1990年与原本独立举办的金马奖整合后正式成立,是台湾规模最大的国际影展,约于每年11月举办。
金马奖(英语译名:Golden Horse Awards,GHA),创始于1962年,是全球第一个华语电影奖项,自此年开始举办金马奖颁奖典礼,旨在奖励电影创作与发展,为华人电影工作者的重要奖项之一。金马奖不仅是台湾最具代表性的电影奖,也是华人电影业界年度最受瞩目的电影盛会。自1990年交由中华民国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的台北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主办与颁发,同金钟奖和金曲奖并称为台湾娱乐类奖项“三金”,也与1980年代开办的中国电影金鸡奖和香港电影金像奖列为华语电影界三大奖。
© 所有图片版权均属于其版权持有方
All images Copyright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本文地址: http://www.ad518.com/article/2023/03/10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