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化中,“龛”以简陋或者华丽的形式嵌在墙上,成为与过世亲人、祖先对话的通道。陈念莹将专辑设计成一个“不是路”音乐概念的龛,从专辑的正面看,这是一个盖上灵堂布幔的龛,上面有供奉的茶、花、果、灯、烛、香等。
这是一款暗藏玄机的字体,设计师尽可能地压缩升部和降部,让字体更加饱满从而占据更多版面;在字体粗实的笔画和衬线中间,暗藏着美丽的曲线和精致的图形,“K”“E”“R”等字母尤其明显。
今天要介绍的“萌芽体”,灵感来源于鲁迅主编的《萌芽月刊》。这本1930年1月创刊的杂志总共出了五期,是“左联”的标志性刊物之一,鲁迅重要译作《毁灭》就是通过这本杂志进行传播的。
你知道吗?今年国美设计学院的毕业展形象设计来自于学生,而且近三届设计学院的毕业展形象,都是他们设计的!我们一起来了解一番。
来自韩国的婴幼儿食品品牌Bouncing Veggies,在每种产品上设计了特殊的表情,建立起宝宝与产品的亲密关系,设计来自首尔设计师Jieun Kang。
海报共有八张,撕纸手法制作的图形,在艳丽的大色块映衬下,成了画面当仁不让的主角,与左下角极微小的人形成强烈对比,剪影小人代表了前来参观学校的访问者,他们在工艺大的“大”艺术面前“大”开眼界,如醍醐灌顶,极具夸张效果。
这是1935年4月20日《时代漫画》第十六期的一则广告,“实用美术图案画函授科, 本函授科由张光宇先生负责指导”,由此可知张光宇先生在1935年的时候已经在进行图案画的教学实践了。
由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品牌设计研究工作室陈斯斯老师带领的设计团队,以花的形象表现“易地生花”的概念,撷取代表夏日美好花语的花卉,打造了一个郁郁葱葱夏日里百花绽放的婀娜盛景。
标志由一个完美的椭圆和另外两个不完整的椭圆组成。左边最小,中间是半椭圆,它们共同象征着“Consult”的“C”;右边是完整的椭圆,象征着持续不断的成长和学习的过程,椭圆“O”也意味着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一套解决方案,一次经过优化的高效成果。
这是一套质朴而细腻的艺术节视觉设计,源自乡村概念的字体和图形,在灰板、草纸、牛皮纸、麻绳、印章等富有触感和肌理材质的映衬下,展现了一种久违的真实。
黑底与萤光色系粉、橘、绿等恣意撞色,以及哥德式的字体设计,展现不同以往宣科式的课程宣传,并带给人潮潮酷酷的科幻风貌。
明志科技大学视觉传达设计系111届毕业展主题是“ZIGZAG”,意思是曲折,于是,一棵百折不挠的“树”便出现在毕业的主视觉中了……
作品中大山小山的森林形态重现在袜子上,采用特殊的反穿织法,不同的纱线材质呈现山中植物恣意野放的生长样貌。
抢眼的撞色色系、跳脱传统的字体设计与排列,看似随兴奔放却充满细节,呼应本次展览形象,期待以寻找同好、分享快乐出发,带着独立且些许任性的味道,用力开拓图像创作的可能。
南艺校庆LOGO以数字“110”为设计元素,平面几何的构成颇有现代的气息,展现了一个现代、向上、积极的南艺。色彩选择了喜庆的红和金,彰显校庆主题。
轻装上阵的全新标志,移除了尖锐的爆炸形外框,并将标志字体置于水平基线上。
标志以八大传统乐器“中国八音”为概念原点,利用乐器发出的声波与五线谱元素的结合,演绎出令人目不暇给的绚丽国乐视觉
张叔平以“既 playful 又能传达讯息”为设计宗旨,让金像奖形象IP“金像女神”摇身一变,手上捧一颗迸发着光芒的明珠,慈眉善目、线条婀娜,仿佛有一种身处大宇宙的出世感觉。
在考虑了各种不同的元素之后,设计师选择了开普敦城市里三座最重要的山峰——狮头峰(Lion’s Head)、魔鬼峰(Devil’s Peak)、桌山(Table Mountain),将三座坚不可摧的山峰提炼为三个圆——就像是一个强大的整体。
金曲本身即拥有各种热力:脍炙人口的热度、整个世代一同追求音乐的狂热,以及在音乐领域炉火纯青的创作者所带来的影响力。
这个标志,五角设计故意躲了一个猫猫——大玩阅读障碍,以潦草的笔迹强调参与者的自发性。
Neue Pixel 是一款基于 Helvetica Neue LT Std 55 Roman 设计的像素字体,由悉尼M35 工作室设计。
更简洁有力的字体、更舒适的字间距,化繁为简,实现科技与人性完美结合;标志性的“Q”和“i”上的小圆点,用正圆切割设计,体现完美品质与极致体验的孜孜追求。
昨天,金像奖主办方公布了第四十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学生海报设计比赛的评审结果,冠亚季军分别由香港知专设计学院郭翠莹、香港理工大学刘嘉儿、香港专上学院杨子贤获得。
《地味手帖》是台湾第一本关注新生活型态的MOOK,面向包含移住、创生、职业、居住、街区文化等种种不同生活价值观,每期探讨一个特辑主题,试图将隐性的现象化为明确的趋势。
The Naked Room 是基辅一间从事当代艺术和活动的画廊,由策展人 Lizaveta German、Maria Lanko 和电影导演 Marc Raymond Wilkins 创立于2018 年。“Naked”一词有“赤裸、不加掩饰”的意思,表达一种坦诚、开放的当代艺术观念。
擅长书法字体的陈世川重新设计了片名,字体左冲右突,极为不安分,传递出一种义愤填膺、血气方刚的感觉,以一种非常的视觉张力完美诠释了电影精神。
然而这套最具魅力的地方,是“C”的多形态化,不断变化的动态“C”提醒每个人,这里总是有新鲜的东西。
今年的主视觉再度邀请到了去年的设计师林佳龄(Misc Lin),以“时间”为概念,突破以往框架,以清爽抢眼的蓝黄为主色调,从台北电影节的经典蝴蝶LOGO衍生出花儿图像,化身为最纯粹的笑脸,传递出正向纯真的能量,展现北影独特的青春魅力。